能源项目6个,总投资297亿元
旅客运输周转量30047亿人公里,增长4.9%。全国共有海洋观测站(点)124个。
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[31]21337万户,比上年增加1289万户。年末全国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3.2万个,其中养老服务机构2.8万个。国产首架大飞机C919成功总装下线。全年新增耕地灌溉面积158万公顷,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54万公顷。其中一带一路[27]沿线国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2164家,增长18.3%。
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4318万千瓦,增长73.7%。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281元,增长9.7%。同年,李嘉诚以700亿元成功收购英国电网100%股权。
2000年8月,赫斯基能源在加拿大上市。在上世纪80年代,油价暴跌持续了5年之久,而完全恢复正常则花了漫长的20年。但也有分析显示中小油企将一起遭殃,在美国大约50家挂牌的独立原油产商中,多数的盈亏平衡点位于40-60美元/桶之间这远高于目前的石油价格。30年前,当李嘉诚收购加拿大石油公司赫斯基能源(Husky Energy)的股份时,那是一家中型石油公司,那一年,国际油价曾跌至每桶11美元的历史冰点。
而在此次油价下跌过程中,赫斯基股价已由两年前高位下跌约65%股票被套并不是散户专利,首富也不得不直面资本市场的阴晴圆缺。而在3个月前,赫斯基能源才刚刚宣布裁减1400个职位。
页岩油是首先被人类使用的矿物油,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4世纪早期,现代页岩油工业则建立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法国和苏格兰,直到人们大规模地开采石油。据《证券时报》报道,2016年1月9日,李嘉诚在集团周年晚宴上谈及国际油价持续下跌时表示,这几乎是史无前例的暴跌。赫斯基能源继去年秋天宣布裁员之后,近日又宣布了包括减产、暂停派股息、有意出售油管等一系列措施。李嘉诚一生擅长低买高卖,积累下财富帝国,但如今,就连他一生最伟大的投资,也难逃国际原油价格暴跌之劫。
当时,国际原油市场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、中东以外地区原油生产快速增加、美国石油生产达到高峰,油价暴跌67%。摩根士丹利甚至在去年夏天就评估,本轮油价暴跌可能比1986年更惨烈。然而自去年起,国际油价呈断崖式暴跌,从每桶90多美元跌至如今30美元关口,直到1月22日才出现强势反弹。直到2004年油价狂飙,油砂成为世界资源新亮点,生产成本也降到每桶10美元以下,引爆了油砂开发的利润井喷。
在过去50年中,油价下跌幅度达50%的情况发生过四次,分别是在1985-1986年、1990-1991年、1997-1998年和2008-2009年,2014年开始的这一轮是第五次。赫斯基=哈士奇赫斯基能源的英文名Husky,其实就是西伯利亚雪橇犬哈士奇,公司的标志,也正是一只哈士奇的脑袋。
1938年,赫斯基炼油公司创建于美国西部怀俄明州寇迪市。一年前国际油价跌破每桶50美元时,美国页岩油企业WBH Energy就成了第一家宣布破产的美国页岩油企业。
尽管彭博社的数据显示,即使油价跌破80美元/桶,美国最大的页岩油产区包括Bakken和Eagle Ford仍能盈利。李嘉诚海外能源版图从赫斯基能源开始,李嘉诚布局海外能源版图已整整30年。1979年时,油砂生产成本高达每桶25.81美元,在当时的油价下几乎无利可图。此时,哈士奇遭遇了石油史上的首轮油价崩盘,也迎来了独具慧眼的前华人首富李嘉诚。其亚太区首席营运官罗伯特辛克曾透露,自2000年进入中国市场,赫斯基能源在中国南海的投资总额已达400亿元。沙特的新对手这几乎是史无前例的暴跌。
公开资料显示,李嘉诚个人及长和系目前拥有赫斯基能源超过一半的股权。市场分析担忧,国际油价可能要到两年多以后才能恢复正常,而届时,美国半数页岩油生产商可能已经倒闭。
根据当时加拿大法律,外国人不能购买财政状况健全的能源公司。李嘉诚收购后即展开一系列扩张,两年后,赫斯基能源的资产值扩大了一倍。
每次下挫都与经济衰退相关,上世纪80年代,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导致原油需求增长放缓,而非OPEC产油国还在增加产油量,与如今的情形颇为相似。到了上世纪80年代,赫斯基能源拥有5000余口石油及天然气生产井的开采权,其中约40%由本公司开采,此外还持有重油精炼厂26.67%股权以及343间汽油站。
美国页岩油大亨、大陆资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哈罗德-哈姆(Harold Hamm)却很乐观,他认为油价将在今年年底前翻倍,升至60美元/桶。二是他本人与赫斯基原总裁私交甚笃,相信他的指引。到了21世纪,石油储量愈发紧张,原油价格居高不下,美国把其开发页岩气的新技术和成功经验引入到页岩油资源,掀起了页岩油革命。然而国际能源市场晴雨难料,2014年底开始的油价暴跌令油气公司遭受重创。
1986年,华人首富刚刚开始他大规模的海外投资步伐。赫斯基能源成为和黄最大的盈利和中流砥柱。
1月20日,赫斯基公告决定暂停派第四季股息,同时计划将资本开支由原先的29亿-31亿加元削减至21亿至23亿加元,并考虑出售加拿大西部部分油管及存油设备,此外还计划减产。近年,他再买入加拿大ExxonMobil部分石油与天然气资产。
2012年7月25日,李嘉诚长子李泽钜以77.53亿港元收购英国天然气供应商WWU。到了21世纪,国际油价常年处于高位,自伊拉克战争始一路攀升至超过每桶100美元。
2004年末,国际油价首次突破40美元一桶,关于李嘉诚有意出售的传闻不断,赫斯基能源却开始了油砂炼油计划。30年后,如今的赫斯基能源是加拿大最大的综合型能源公司、世界500强企业,业务版图也进入了遥远的中国。这一笔交易,则被誉为李嘉诚一生中最伟大的投资之一。不过,李嘉诚长子李泽钜1983年已加入加拿大国籍,成功避过这一限制。
美国能源咨询公司Graves & Co估计,全球范围内受油价低迷而失业的人数已突破25万。李嘉诚后来曾表示,当初投资赫斯基主要有两个原因,一是他个人对加拿大有特别的感情。
除了加拿大,2010年6月,美国第三大天然气公司Chesapeake能源宣布向包括李嘉诚加拿大基金会、中国投资公司、厚朴基金等私人配售共值9亿美元的可兑换优先股,Chesapeake的业务包括开采油气储备、油页岩气开发,及向美国本土销售清洁能源等。在时下最流行的说法里,大约5年前爆发的美国页岩油革命,被认为是油价暴跌的罪魁祸首。
2013年6月,李嘉诚旗下电能实业斥资近100亿港元收购荷兰最大的废物再生能源公司AVR20%的股权但是,不要把特定区域的经济艰辛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运相混淆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